“中数藏品”数字藏品平台怎么样,发行了哪些藏品?

 2023-08-12 17:05:28发布 2023-08-28 22:13:24更新

数字藏品作为区块链技术在国内的重要应用,有着广阔的空间前景。

当文博、非遗等传统艺术与数藏领域结合后,有望通过数藏平台,进一步赋能,以更新颖的方式触达更多的收藏者、欣赏者,帮助其在传播中挖掘文化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收藏价值,并以活态化、市场化的方式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

 

“中数藏品”数字藏品平台

“中数藏品”平台于11月25日正式上线,是基于中国数字文化集团等“国家队”搭建的联盟链——“中国数字文化链”打造而成,运营主体是中数七尚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中数藏品”平台以文博、艺术、非遗、文创等丰富、优质内容作为创作、铸造、发行数字藏品的主要内容,为文博机构、非遗传承人、艺术创作者、收藏家、艺术爱好者、公众等提供专业化、权威性、安全可靠、多维度数字藏品铸造、展示、传播、收藏、社交等一站式服务平台。

同时建立严格的版权管理制度,多维度数字藏品定价和发行数量体系,“中数藏品”平台扎根中华文化深厚土壤、依托区块链技术,为数字藏品的开发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努力奋进。

在数字藏品成为“现象级”的产业形态,具有较高社会关注度的背景下,为防范诸如侵权盗版、内容违规、价格炒作、监管处罚等风险,“中数藏品”平台把加强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中数藏品”的核心优势

中国数字文化链由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与中国联通、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大有国联控股有限公司、北京文投集团等“国家队”专门为数字藏品打造的联盟链。

联盟链是以中国联通自主研发的“联通链”为底层支撑,具有底层跨链协同、跨云部署、多链框架、支持国密改造、存证溯源等完整区块链能力体系,并以联通链BaaS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纳管,具有“自主可控、端网融合、跨云跨链、开放合作”的特色优势。

通过区块链浏览器可以对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支持相关管理部门对数字藏品的柔性监管。其中包括采用先进的IPFS星际存储系统,不仅将藏品信息上链,也将藏品资源文件上链,防止了黑客的恶意破解和盗取行为,确保用户实时了解数字藏品动态和分布情况,最大化保障其知情权、自主选择权。

数字藏品是基于文化艺术元素进行创意设计、以区块链技术确认数字版权和存证全部流转信息、以数字技术制作形成的虚拟化文化艺术品,供爱好者线上收藏和观赏,是虚拟空间数字资产的产品形态之一。

数字藏品作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热点,集聚技术、人才、IP、资本、数据要素,创意新型产品形态,贯通虚拟资产价值链,拓展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新空间,打造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新模式。

数字藏品的火热也造成了市场上运营的数字藏品平台良莠不齐,部分商家急于推出自己的数字藏品平台,却忽略了数字藏品的本质。没有可靠的区块链依托,数字藏品的版权存证、信息流转都将成为浮萍,未来会产生大量的版权纠纷,甚至是丢失源数据,给用户的数字藏品造成损失。

中国数字文化链对比市场上目前大部分为数字藏品,提供的底层链具有几大特性:

1、国家有序监管保证数字藏品的价值与安全可靠性。

2、所有用户可公开透明查询数字藏品动态和分布。

3、支持数字藏品的跨链认证和发行。

中国数字文化链的诞生,将引领数字藏品的文化数据安全标准,完善数字藏品文化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完善数字藏品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产权保护措施,为数字藏品保驾护航,推进数字藏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数藏品平台植根中华文化深厚土壤,藏品资源涵盖文博、艺术、文创、非遗、旅游等领域,依托区块链技术,用数字科技赋能国家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有价值的数字藏品平台

在当前信息技术迭代速度加快和”元宇宙”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虚拟数字人与数字藏品等创新业态和新产品层出不穷,数字文化藏品面临着跨链应用和跨场景应用的趋势。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数字文化藏品正逐渐实现跨链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使得数字文化藏品的权益证明和流通得以有效管理,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通过将数字文化藏品与其他区块链应用相连接,如金融、艺术市场等,可以实现跨链交易和跨平台应用,进一步推动数字文化藏品的发展。

因此,为充分挖掘数字文化藏品新业态的价值功能,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化升级,推进数字文化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数藏品”平台将通过开发铸造数字文化藏品,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发挥广域性的开放功能,是着力发展的方向。

“中数藏品”平台的推出,是推动国内数字文化藏品产业的规范升级,引领数字文化藏品的数据安全、标准和监管体系建设,促进数字藏品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产权保护的重要举措。

“中数藏品”平台将持续推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数字文化藏品的开发,打造数字文化产业生态共同体,做有价值的数字文化藏品发行平台。

 

凤凰系列创世藏品

2023年1月18日,“中数藏品”平台上线凤凰系列创世藏品。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1. 《创世·白凤》的获取
  2. 《创世·青凤》的获取
  3. 《创世·火凤》的合成

所有奖品的发放取决于平台空投的时候用户背包是否拥有《创世·白凤》《创世·青凤》 《创世·火凤》。

获得《创世·火凤》的用户,将有机会获得中数藏品出品的限量388元黑胶唱片、价值两百元的话费、神秘大师的作品,创世权益活动中获取的所有权益长期有效。

凤凰,华夏精神之鸟,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凰。以德为首,展翅见义,背负礼,胸怀仁,腹有信,身兼仁义礼德信五大高贵品格,同时也是祥瑞的象征。

中数藏品APP图标形状为一只仰首啼鸣的凤凰,愿这只吉祥的凤凰,为用户带来幸运和财富。

《创世·青凤》《创世·火凤》将分别于2022年3月1日和5月1日开放。

本次凤凰系列创世藏品的发行,既是对广大用户长期支持的感谢,也是对中数藏品平台自身的期望与鼓励。

 

“缂丝新宇”系列数字藏品

2022年11月25日,《缂丝新宇》系列数字藏品正式在“中数藏品”平台上线。

“织中之圣”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丝织艺术中一项具有代表性的古老技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

缂丝是不能用机器替代的手工织物,一件缂丝作品,往往需要数名匠人耗费数年时间才可完成,大大增加了其稀有性。因此缂丝自古就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再加上作品题材多为本身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绘画,故其艺术和观赏价值完全可以和名家书画分庭抗礼。

名称:《缂丝新宇》系列

创作方:菡轩-范玉明

联合发行方:北京中数龙藏科技有限公司

缂丝新宇系列·孔雀羽龙袍

这件衮服是明神宗最奢华的一件龙袍,大量采用捻金线和孔雀翠羽绒绳织,彩色绒线用色多达28种。除用龙外,龙袍上还织有279个“一”字,256个“寿”字,301只蝙蝠,271个如意,寓意“福寿如意”。

缂丝十二章纹福寿如意纹孔雀羽龙袍技艺高超,图案繁复,而仿制品的织造技艺图案、色彩、材料都要达到与原件一致,才能展现出龙袍的精美。

因此,仿制时对文物的原件和仿制品进行分析、平衡,确定每厘米经线是22根,纬线是100根,经稀纬密,织成后起瓦楞纹,才最终符合原样织造要求。

龙袍的织造主要是采用捻金线和孔雀翠羽线缂织,结合了“平织”、“结”、“掼”、“构”、“盘梭”、“搭梭”、“子母经”等技法。孔雀羽线是将直径0.3毫米左右的孔雀羽的羽小枝,捻在直径0.2毫米左右的丝线上而成。

捻制时既要捻得细而均匀,又要不伤及羽毛,难度非常大。

孔雀羽经年不褪色,它幽幽的蓝绿色荧光依靠自然光与孔雀羽毛表皮下面特殊的周期结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颜色,每一件孔雀羽线作品都十分精妙。同时,孔雀还是权力、美好、爱情的象征,因此孔雀纹饰也是中国的传统纹样。

 

缂丝新宇系列·长寿三尊

在藏传佛教中,长寿佛、尊胜佛母、白度母被认为是福寿吉祥的象征,称为“长寿三尊 ” ,是西藏诸多寺庙中常见的佛像组合形式。

长寿三尊一般以长寿佛为中央主尊,左下是白度母,右下是尊胜佛母。长寿佛胸前满饰珠状璎珞,披帛搭于手臂,在肘部形成环状后再向外蛇形翻卷。宽额丰颐,弯眉长目,沉静慈祥,双手结定印捧盛满甘露的宝瓶,全跏趺坐于仰莲式台座上。

尊胜佛母常见造型为三面八臂、面上各具三眼,中间为白色,形象妩媚寂静。白度母又称为增寿救度佛母,头顶挽着花状发髻,宝珠璎珞遍体。

身发如意白光,结跏趺坐于莲式月轮上。肤色均匀,衣着飘逸,在其中点缀的“缂金”手法成为整幅画作的点睛之笔,在三主体之间用祥云、花草进行连接,视觉上成为整体,富丽堂皇。

 

创作者介绍

范玉明,家中世代从事缂丝,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缂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金山。

2006年,受明十三陵博物馆邀请参与出土文物复制团队项目。通过数年努力,成功复制“明黄地万历十二章纹福寿衮服”、“寿桃毡靴”“罗地织龙戏珠膝袜”等十余件文物。

 

“天工开物”系列数字藏品

工开物系列数字藏品是由上海创图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文化云平台授权发行,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在“中数藏品”平台上线。

该系列藏品汇集整合了国内顶级数字艺术品,包括石雕、瓷刻、木雕、版画、刺绣等,所有藏品皆出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或顶级国大师之手,价值极为珍贵。天工开物系列藏品内容丰富,种类广泛,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文化之精髓,极具收藏价值。

名称:“天工开物”系列《指日高昇》

作者:倪伟仁

发行方:文化云 & 北京中数龙藏科技有限公司

青田石雕,为浙江省青田县地方传统美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历史悠久,发端于距今5000年的“菘泽文化”时期,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

青田石雕所使用的原料青田石,产于中国浙江省青田县,故名青田石,学名为“叶腊石”。其因色彩丰富、光泽秀润、质地细腻、软硬适中,一直深受艺术家们的青睐。

艺术家们运用自身想象力,再根据青田石本身的形态和颜色进行进一步的加工,雕琢出的作品千姿百态,色彩斑斓,具有天然的灵动感。

 

《指日高昇》 青田石雕

作品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倪伟仁所作。石料透明度好,色泽鲜艳,质地细膩。远而观之,仙鹤飞天、树木葱郁、草屋静落、溪之畔妇孺老少笑容满面,昂首望天,手指着渐渐升起的太阳,故有指日可待、步步高升的寓意。

作品整体工艺精湛,人物雕刻生动传神,意境高远,配以雍荣华丽之美石,可谓巧夺天工、富有古趣。

 

创作者介绍

倪伟仁,浙江青田人。自幼随父亲、青田石雕代表性传承人,青田石雕行业泰斗,著名石雕艺术家倪东方学艺。倪伟仁大师天赋异禀,自幼耳濡目染,对雕刻技艺的掌握更是炉火纯青。

青田石雕艺术就是呈现石之生命的艺术,每一块独一无二的青田石料,在倪伟仁大师的手中经过鬼斧神工的刀法,呈现出独特生命形态,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

 

“缘宇曼生”系列数字藏品

2022年11月25日,《缘宇曼生》系列数字藏品正式在“中数藏品”平台上线。

紫砂壶是中华传统手工艺陶品,是中国独有的民族文化瑰宝,至今已经几百年历史。期间,大师名家创作了许多紫砂壶型,经典传统,流传百年。

紫砂壶是极具人文精神的茶器,主要体现在文人雅士对紫砂壶的喜爱与参与,特别是以清代(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为代表,创作设计了许多带有文化艺术的作品,并且在壶上书刻贴壶、贴意、贴茶的诗句,增加了壶的文化内涵。

名称:缘宇·曼生 数字紫砂壶

创作方:王强

联合发行方:上海聘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缘宇·曼生  数字紫砂壶

古有“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与“紫砂圣手”杨彭年,开创了文人书法与紫砂壶完美结合的新纪元。今有“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与“阿曼陀室主人”王强,重现曼生遗韵。

王强,一个执着于收藏与师承创新的紫砂陶艺者,受益于多年的收藏,跨越时间与历史对话,潜心研究,静心体味着其中的精华,冼练心神,使之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与创作元素。

缘宇曼生系列是中国古代传统曼生壶与现代元宇宙的一次碰撞,通过元宇宙让传统的紫砂壶收藏进入大众的视野,通过数字藏品传播其蕴藏的无穷魅力。

这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破圈”,也是数字藏品的全新视角。缘宇音取自元宇(宙),意表曼生壶与元宇宙的不解之缘,同时也表示收藏家与曼生壶、元宇宙三者之间的美妙缘分。

 

缘宇曼生 ·绿马

造器缘起于王强一次偶然的收藏,旅行中喜得一枚铜质骏马印章,年代悠久,印章周身遍布绿色铜锈,并以此契机做得“绿马”一壶。

作品整体四四方方,工工整整,有古代印玺之形意,且以紫泥粉绿而妆,恰似斑驳陆离的铜锈。盖上马儿跪卧而憩,神态自然,栩栩如生。绿马更有“绿码”之音,诚邀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老师亲题“健康”二字,蕴含着美好的期许。

 

缘宇曼生 ·秦权

“秦权壶,不娇不扬,却自带君主的权仪”。秦在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而制成的经典器型。

秦权壶因其壶形似钟,又似秤砣,故而得名,为紫砂壶经典器型之一。由王强创作的“秦权”壶,其型拙朴,素古衡然。

该壶的壶料也很特殊,采用的是青灰泥,因满布颗粒,触感特殊,成品甚稀。因为其独特的质感及温润如璞玉的特性,因此被称为紫砂壶中的谦谦君子。

 

创作者简介

王强,字云会,号阿曼陀、方外逸人、五堂主人。清华大学陶瓷系艺术硕士,紫砂名家,作品以薄胎见长,纯手工工艺成型,对线系造型把握颇有心得,于泥料的选择也颇有研究。

除了技艺的精益求精,王强还在思想内涵上,探索传统紫砂艺术和金石文人书画创作的结合上,一再突破。

 

文明互鉴系列数字藏品

2022年11月25日,文明互鉴系列数字藏品正式在“中数藏品”平台上线。

文明互鉴系列是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近年来在海外承办的诸多文物展览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展览的海报。

这些文物展览是“中国拥抱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金色名片”,充分彰显了以文物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名称:文明互鉴系列

创作方: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联合发行方:北京中数龙藏科技有限公司

 

牵星过洋

2014年作为庆祝中坦建交5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坦桑尼亚自然资源与旅游部、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联合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牵星过洋——中非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于12月15日在达累斯萨拉姆国家博物馆开幕。

旨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题材,回顾中国与非洲延续上千年之久的友好交往史,展现古代中国的航海科技及人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展览持续一个月,来自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41件组展品与坦桑尼亚博物馆的24件组馆藏文物同台展出,用文物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两端再次联结在一起。

本次展览是坦桑尼亚历史上首次举办的中国文物展。展品由中方和坦方共同提供,此类“中非合璧”的文物展在非洲大陆是首次展出。

 

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秘鲁行

为纪念中秘建交45周年,2016年9月至11月,华夏瑰宝秘鲁行”文物展在秘鲁人类历史考古博物馆举邻一办。作为中拉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同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共同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年度文化盛事。

此次展览是为了庆祝中秘建交45周年,并配合2016年11月在秘鲁举办的APEC领导人峰会及”中国-拉丁美洲文化交流年”活动举行的重要文化交流活动。该展览展品主要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提供。

 

中华文明 早期中国

“中华文明系列展1:早期中国”通过展示代表着时代工艺水平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漆器等历史遗物,展示出早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的社会风貌。

讲述这个东方大两河流域”文明的早期历史,一段充满了传奇的3000年史诗。当你留心于此段历史,你会发现当日的辉煌与精彩与今日相比毫不逊色。

展览重点展示史前时期至秦统一中国前中华大地早期文明。用轻松易懂的文字和极具艺术美感的展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来,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向观众讲述古老的中华文明的神秘代码。

中华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发展5000年来绵延不绝。

这次展览遗选了82件组文物,来自早期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反映了早期中国社会文明和历史风貌,为意大利观众讲述了一场关于早期中国的故事。

 

“岁岁”“荷鹤”系列数字藏品

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与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合作发行的“岁岁” “荷鹤”系列数字藏品,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在“中数藏品”平台上线。

名称:“岁岁” “荷鹤”系列

创作方:宁钢

联合发行方:中橙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陶瓷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民族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我国的文化名片,陶瓷也备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一说到瓷器,人们就会想到景德镇,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瓷器精美绝伦,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

 

创作者介绍

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在推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无数人的付出与努力,宁钢便是其中一位。

宁钢,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党委副书记。

宁钢出生于景德镇,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油画。他的父亲宁璘教授自景德镇陶瓷大学1958年成立伊始,就长期担任美术基础教学工作,为中国陶瓷界培养了大批艺术教育人才和艺术创作人才。

在这样的家学影响下,宁钢选择了跟随父亲的脚步,将自己投身于教育与艺术中。1988年,宁钢回到母校景德镇陶瓷学院工作,母校陶瓷研究与创作的条件和氛围,给了他极大的动力和空间,这也让他开始了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

他用陶瓷器型和瓷画创作技法,通过不同的视角,运用主观的多变色彩,反复表达着陶瓷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品格和情感。

 

向世界展示陶瓷文化

陶瓷是文化传递的使者,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在气势恢宏的主会议厅一侧摆放着一对色泽鲜艳的红色粉彩花瓶,这是由景德镇陶瓷大学原校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教授设计制作的精美陶瓷艺术品。

2013年,宁钢组织“中国白金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展”赴英国剑桥大学博物馆展出,并在白金汉宫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亲切接见。在白金汉宫收藏的历代中国艺术品中,仅有的两件现代陶瓷作品就是宁钢创作的《祥云》龙纹瓶和《岁岁和合》瓷盘。

“岁岁”系列,是宁钢教授用陶瓷器型和瓷画创作技法,通过不同的视角,运用主观的多变色彩,反复表达着陶瓷的民族风格和情感。

系列里反复出现仙鹤、荷花和麦穗的物化形态,这些物化形态是宁钢创作中所采撷的灵感来源和情感寄托,是作为民族、传统、和平、美好的诸多象征。它们寓意着中国传统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文化理念。

“荷鹤”系列作品,以鹤与莲花作为表现主体,莲花为工笔赋彩,而鹤除头顶染红之外,周身贴金,富有装饰性。“荷鹤”寓意“和谐”、“和贺”,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祥和的希冀与理想。

英国皇家收藏的正是宁钢教授的《祥和》《岁岁和合》。

 

“岁岁”系列《岁岁和合》

“岁岁和合”是以高温色釉做背景,烘托出自然的田园景色,经过1320度烧制,在此基础上运用粉彩手法进行装饰,将稻穗作为画面的主要环境背景,荷花和鹤穿插在稻穗中,再经过800度的高温烧制而成。

作品体现了社会和谐、人际友善、家庭和睦、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众缘“荷鹤”等等的思想,画面中的稻穗寓意“岁岁”。二者组合构成“岁岁和合”的吉祥寓意。

 

“岁岁”系列《岁岁平安》

“岁岁平安”以安静憩息在稻穗中的鹭鸶为画面主体,以红色作为底色显现辉煌的色彩。绿色的稻穗孕育着生命,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

画面中的鹭鸶安详地享受着美好大到自然给予他们的温馨。传统的冬瓜瓶蕴含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意,经过宁教授的创意设计,饱满的瓶型更增添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民族情感。

 

“岁岁”系列《岁岁祥和》

“岁岁祥和”画面的主体部分是一条精神饱满,昂首挺胸的中华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能兴云雨而利万物,惠泽天下。画面的下方是象征着生活富足安康的稻穗与荷花。寓意“爱洒人间,岁岁祥和”。

 

“荷鹤”系列《祥和》

“祥和”是传统技艺和现代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均采用了高温颜色釉和粉彩结合的工艺。

作品以五爪龙、祥云、荷花、仙鹤构成图案,以黄色为底色,一条巨龙飞腾在祥云之中,以此代表雍容华贵。同时,辅以荷花、仙鹤作为装饰,体现出国泰民安、欢乐祥和的寓意。

 

《魅力中国城》系列数字藏品

2022年11月25日,《魅力中国城》系列数字藏品正式在“中数藏品”平台上线。

名称:《魅力中国城》系列

创作方:郑山麓

联合发行方:北京中数龙藏科技有限公司

《魅力中国城》系列的32幅画卷是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郑山麓先生以央视财经《魅力中国城》节目中的32座城市为灵感源泉所创作的系列画作。

画作以传统的中国画形式,采用水墨与色彩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32座城市的风光。每件作品精彩纷呈,用传统的绘画表现手法,表现了飞速发展的现代城市。

 

水墨绘就的大好河山

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不强调视觉的冲击力,而是重意境,有很深的人文情节。郑山麓先生的画正是如此。

他对传统的美学思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有时代性的理解。他的作品重客观描写,重对景写生,师法自然,善于在平实直朴的客观自然中发现独特的美。

郑山麓先生主张“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在实践中,他以“气”入画,重在写山水物象之“魂”。将山体的实在与云烟的虚幻结合,于是,他画出了既体现山水画真谛,又充分展现出自我个性气质的绘画风格。

他的画作每一笔都有着其独特的韵味,细而察之,画面浑然天成,耐人寻味,这背后是画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数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

郑山麓,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全国政协书画室画家,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擅长水墨山水、人物画。

郑山麓曾赴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典、埃及等进行考察及艺术交流;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举办个展;代表作品有55米国画长卷《新北京盛景图》、50米国画长卷《京西河山颂》、60米国画长卷《甲谐舞吉祥》、60米国画长卷《文峰字水见新娇》、《古都神韵》系列作品。

 

“心灵的加持”系列数字藏品

由青花工艺美术大师缪野与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合作发行的“心灵的加持”系列数字藏品,于11月25日在“中数藏品”平台正式上线。

名称:“心灵的加持”系列

作者:缪野

发行方:中橙企业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提起青花,很多人总能联想到“素胚勾勒出青花 笔锋浓转淡”的青花瓷。青花之美,美在素雅,正如中国人骨子里的恬淡雅致。一千多年来,青花艺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结。

其实,青花瓷上的青花图案和中国画是相通的。青花瓷画也讲究一个“水路均匀”,“水路”就是在留白,“路面”就是图案,图案和空白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意境美。

有这样一位陶瓷艺术家,他传承传统青花工艺,融入现代艺术创作理念,以创新的手法发扬青花之美。

缪野,陶瓷艺术家,安徽天长人氏,艺名妙也、鼎宗、缪也。曾先后师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崔毅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怀俊(“珠山八友”王大凡之嫡孙)。

作为青花艺术画派创始人,缪野创作的青花陶瓷画打破了青花绘画的固有模式。他的艺术作品融合了西方绘画的艺术风格与中国画艺术的神韵,用釉色代替颜料,在瓷器上绘制出光影。

他的作品深沉、宁静,处处体现出空灵典雅的气质,给人一种古拙沉雄与质朴厚重之感。

 

“心灵的加持”系列作品

所谓加持,就是心灵上的力量和感受。缪野“心灵的加持”系列作品以人物为核心创作,通过人物本身的特点和神韵及简单的光影便能刻画出最本真的细节。

构图上也巧思地运用山水和独特的人物相融,一种微妙的情感从肖像画中流淌出来,流进了观者的心里。借助水韵青花的潇洒以及肌理与人物的和谐处理方式,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把沧桑与希望和生生不息的世界透过眼神传达给观者。

“沉默的祈祷只为安抚执着的灵魂”,把渴求的一切都归还于寂静。信仰、慈悲、智慧、忍耐,有这种力量感受,即是加持的真义。

 

《心灵的加持》观照

老人脸上布满皱纹,似乎在诉说着岁月沧桑,同时老人脸上又透露着喜悦之情,对未来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憧憬。

 

《心灵的加持》信仰

画家通过“蒙太奇”手法且不按传统绘画的处理方式,把光影运用到极致,让观众好像听到召唤的声音。人群之外,城市之外,物质之外的“内心信仰的声音:心定自然悟”。

 

《心灵的加持》圣灵

作品中的神秘氛围相互交织,难解难分,让我们感受这神秘的力量。就像重生的鹰,完成人生最悲壮,最灿烂的乐章。

如同凤凰涅槃,他们不断痛苦经历,不断学习、完善、提升然后翱翔远方,追求心中的梦想。

 

《心灵的加持》圣路

画家通过抽象与写实以及光影的对比,让观者想象出:画面人物穿越悲喜的迷雾,在无始虚空中领悟到生活中的每个故事,把感悟种在灵魂深处。纠结于释怀也就一念之间。

 

北京记忆系列之“冰嘻嘻”

“北京记忆系列之冰嘻嘻”数字藏品,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在“中数藏品”平台上线。

名称:北京记忆系列之“冰嘻嘻”

作者:段天然

作品尺寸:8*7*6CM

发行方: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

 

冰嬉文化

数九寒冬,正是冰雪运动火热的季节。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冰雪运动的热潮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冰场。其实,“冰嬉”一词最早出现于乾隆年间,文献中将清宫特有的多项冰上运动统称为“冰嬉”。

“冰嬉”,也称冰戏、冰技,指萌芽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冬季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于明末清初的传统冰上运动形式。清代冰嬉并非单纯的体育赛事,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冰嬉不仅为冰上运动,而且是满族习俗,并事关八旗部队的作战能力,在乾隆一朝得到了帝王的高度重视。

乾隆年间,原来的冰上活动经乾隆皇帝改造,逐渐演变为具有国家礼乐庆典性质的冰嬉盛典。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前后实际运行约百余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彰显着祈祷天时、与民同乐、事亲孝谨、以德教化等人文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百年冰嬉“活起来”

“冰嘻嘻”数字藏品的设计取自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北京记忆——大型数字资源平台”项目的“冰嬉大典”专题。

冰嬉大典原指清代皇家每年于太液池举办的宫廷典礼,以八旗冰上竞技、表演为主要内容。

“冰嬉大典”数字记忆项目,在充分发掘清代文献档案的基础上,梳理了冰嬉大典盛衰始末,详细制度建设及内容,通过专题网站详实展现了冰嬉大典的赛事日程、规模、参赛及观赛人员、奖励方式方法、训练过程、比赛用具、观赛感受与体会等盛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发掘和阐释了冰嬉大典的历史文化意义。

“冰嘻嘻”数字藏品以取自清代《冰嬉图》等重要史料的文创公仔为主要内容,旨在以生动、可爱、亲和的卡通形象献礼2022冬奥之年。

“北京记忆”项目综合运用了人文历史、艺术审美、资源管理、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方法、技术与工具,以专题为中心,深度阐释北京历史文化形态结构与精神风貌,形成了北京记忆专题网站群、互动网站和数字资源库的“两站一库”数字格局.

将北京城市的多维记忆包容其中,以数字理念、手段与方法再现北京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为北京城市发展史的学术研究、北京集体记忆的追溯建构、北京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贡献了重要力量,构建了一个独属北京的多彩数字空间。

 

《雪豹“强巴”》苏绣

2022年11月25日,《雪豹“强巴”》苏绣数字藏品正式在“中数藏品”平台上线。

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的雪线之上,生活着一种被誉为“雪山之王”的珍稀濒危动物——雪豹。

雪豹绝大多数活动区域都位于对人类来说条件恶劣的崇山峻岭中,这也给雪豹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加之雪豹种群密度普遍较低,一身灰白色的皮毛,与环境融为一体,行踪隐秘、难以侦测。

雪豹位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其生存状况和供养数亿人口的三江源水源地息息相关,是反映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活指标。

目前,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是雪豹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雪豹生活的高寒山地生态系统本身就相对脆弱,过度放牧、矿产开发、道路建设等活动都在侵占雪豹现有的栖息地。

虽然雪豹处于高原食物链的顶端,但因为其皮毛非常珍贵,而遭到大肆捕杀,目前已被列为濒危物种。

 

非遗技艺焕发雪豹“新生”

2020年1月,“雪豹守望者”团队在三江源拍摄到一只雪豹。创作者唐叶红以翻飞的针线与灵巧的双手,用苏绣重现了这动人心魄的雪山之王。

这大概是我们距离雪豹最近的一次了,在藏语里,“强巴”有未来的意思,这只诞生在苏绣中的雪豹,从此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雪豹“强巴”》苏绣

苏绣,是一门超过2500多年历史的精微艺术,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发展于隋唐,因其”精细雅洁”在清代被列为四大名绣之首。2006年苏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巧密而精细者,尽精微而致广大”乃是苏绣技艺的精髓。这是一次动物保护与非遗技艺的结合和碰撞,野生雪豹视频的模糊,考验着苏绣创作者的眼力,创作者以有”形”的针,勾勒出着雪豹无形的”意”。形意针腾间,最精微的艺术再现了雪豹栩栩如生的精气神。

 

创作者介绍

《雪豹“强巴”》苏绣的作者唐叶红出生于1967年的苏州,是苏绣元老顾金珍之女及传承人,“免光T形针法”嫡传弟子,更是中国苏绣艺术家。

唐叶红自幼年执针伊始,浸润苏绣技艺四十余年,耳濡目染间深得其母真传,而后进入专业艺术学院学习美术专业,是苏州刺绣业界中为数不多的正规美术学院专业兼非遗重要传承人的刺绣艺术家。

既得母亲的真传,又具备专业美术知识,唐叶红将美术中的素描关系,光影变化,透视与色彩的表现手法灵活运用到刺绣创作中,造就了她对于苏绣创作独特的审美与技艺。

唐叶红的主要作品有《印尼总统全家福》《印尼工业部长全家福》《梅里雪山》《美国网球运动员》等,其中2007年的《克林顿全家福》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2008年-2010年与母亲顾金珍大师合作大型双面异色绣《毛泽东在书房》被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永久收藏。

推荐阅读